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潘旭海)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上午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部長助理許宏才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90分鐘的記者會過程中,樓繼偉共回答了9個記者提問,內容涵蓋財稅體制改革、中央財政赤字率,個稅體制改革進程、營改增稅務改革,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等多個領域。
實施營改增明確時間表
在回答有稅制改革的問題時,樓繼偉說,“稅制改革總的比我們原來預計稍微慢了一點,去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就講到力爭完成營改增,去年沒有力爭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克強總理已經宣布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給了我們時間表,沒有“力爭”兩個字了,也就是說,這是任務鞭策?!?/span>
樓繼偉此后介紹了營改增的困難和阻力。樓繼偉表示,營業稅改增值稅,最大的難點是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這一攬子納入改革體制。這四個行業的戶數達到了960萬戶,從業人數龐大。
為何營改增困難巨大,還要繼續?樓繼偉介紹稱,實行增值稅之后,就減少或者取消了對行業重復的納稅,非常有利于支持服務業的發展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比如說物流業,比如研發,比如說對于制造業提供服務的保險等等行業。
此外,樓繼偉還表示,營改增以后,整個政府向企業降稅,中央和地方都要減收?,F在的考慮是維持目前中央和地方總的財力分配格局不變的情況之下,安排一個過渡性的中央地方收入劃分辦法,來解決地方收入減少的問題。
赤字增加首先要保重點支出
在回答今年財政政策應如何適應新常態,推動經濟健康平穩的增長的有關問題時,樓繼偉表示,相比去年,今年中央財政赤字增加了0.6%,這些財政支出的費用,首先要保證一些重點支出。要優化支出結構,按照可持續、?;镜脑瓌t,安排好民生支出,嚴格控制例如“三公”經費的增長,甚至要壓減,讓更多的支出保證基本公共服務和重點民生支出。
樓繼偉指出,在優化支出結構的過程中,要對收入高增長時期支出標準過高、承諾過多的不可持續的支出,或者政策性掛鉤的支出,在合理評估的基礎之上,及時壓減。相應地提高均衡性轉移支付的支出,均衡性轉移支付是由地方自主安排的。在目前調整的情況下,安排給地方更多的自主可支配的財力,是有利于應對復雜多變的經濟情況的。同時,按照脫貧的目標增加了扶貧方面的支出、老少邊窮地區的轉移支付。中央基建支出,今年安排了五千億,五千億做出調整,要把那些小、散的項目壓減,集中用于屬于中央事權的、跨域的、公益性比較強的、重大的一些基建支出項目上去。
個稅改革方案已提交國務院
在回答有關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的有關問題時,樓繼偉表示,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已經提交國務院,按照全國人大立法的規劃和國務院的要求,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的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再隨著信息系統、征管條件和大家習慣的建立,逐漸把它完善化。
樓繼偉表示,三中全會提出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這個事情很復雜。去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一起研究了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一個改革方案,做法是要分步到位。綜合所得稅要把個人所得收入綜合在一起,然后做分類的一些扣除。比如說個人職業發展、再教育的扣除,基本生活住宅的按揭貸款利息要扣除;比如說撫養一個孩子,處于什么樣的階段,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還是大學階段,要給予扣除?,F在放開“二孩”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標準,真正的費用到底是多少,也不太一樣。不能說大城市就多點,小城市就少點,稅法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需要健全的個人收入和財產的信息系統,需要相應地修改相關法律。
中國政府債務并不是很高
在回應“債務負擔重的國家會出現經濟危機”這一問題時,樓繼偉表示,債務過高,確實對經濟的下行壓力是比較大的。樓繼偉說,“中國政府債務并不是很高,40%左右,特別是中央,只有11萬億左右。按GDP計算,我們是很低的。中央財政還有繼續發債的余地?!?/span>
樓繼偉介紹稱,如果債務都是顯性,都納入預算法的規定進行管理,而不是變相發債,就不需要很擔心的。去年全國人大核準的地方債務余額是16萬億,其中15.4萬億是2014年底以前的地方債務的存量,這個存量中有1萬多億是經過全國人大批準過的債券,剩下的是非規范的債務。財政部去年經過批準,下達了各個地方3.2萬億到期存量債務的置換債券,今年按照統計的地方到期債務還有5萬億左右,繼續允許地方發行債券置換到期的債,基本上就把到期的這些債務置換。
同時,樓繼偉也對各種方式變相發債的情況表示擔憂。他表示,有的地方搞PPP項目,就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項目,有的是變相的借債,我們正在規范這種現象。如果把債務的風險控制住,不會給經濟造成大的傷害。
樓繼偉指出:在目前的情況之下,全社會在降杠桿,政府要適度加杠桿,要支持全社會降杠桿。擴大赤字,就是政府的升杠桿。只要全社會的杠桿能夠逐步降下來,政府的杠桿也逐步可以釋放。而當經濟恢復為更好狀態的時候,政府就要考慮怎么降杠桿,這是一個相互替代的過程,也是政策必須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