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把握能源需求是一個有效能源戰略規劃的起點。能源需求預測和規劃應當符合中國階段性經濟增長的規律,能源投資戰略規劃應避免短期化,滿足能源需求依然是戰略規劃的主要目標,需要避免能源短缺對經濟的影響,以及減小匆忙應對能源短缺對經濟、環境和能源結構的影響。需要對中國能源安全做更為廣義的界定,中國能源安全必須兼顧石油戰略儲備、低碳的能源供應?
"十三五"是中國經濟轉型和改革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制定的成敗也是決定經濟轉型和改革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之一,以下提出幾個主要關注點。政府提出了能源革命和具體要求,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視角,以霧霾治理和應對氣候變化為背景,能源革命如何影響"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需要有什么樣的革命性思路和相應戰略性調整?
現階段經濟發展中能源行業的特征
對比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歷程,雖然有能源稀缺程度、環境空間、技術水平等的不同,但是目前中國的許多經濟發展問題,如高耗能、高排放、粗放式經濟增長等都是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符合發展的規律性,快速增長的經濟常常比較粗放,而速度和效率難以兼顧。
經濟發展新常態使得能源需求增長減緩,能源企業的發展重點也發生改變。過去幾十年,能源行業為了支持經濟增長,滿足能源需求是首要發展目標,能源行業的主要矛盾是供給能力不足,因此能源行業重在規模擴張。而隨著經濟增長放緩,能源供需已經由不足轉為相對過剩,提高效率逐漸成為能源發展的首要目標。因此,能源市場化改革和有效競爭日益重要。
環境保護也是能源改革的重要方面,近期霧霾治理的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中國政府近期提出,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2030年碳排放到達峰值。相對于能源強度而言,碳排放強度也受能源效率影響,但主要受能源結構的影響,因此,是一個能源質量即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問題。與能源強度一樣,碳排放強度還受宏觀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技術水平、能源和環境政策等。從能源強度到碳排放強度的目標約束變化,體現了中國能源戰略規劃和政策將面臨一個戰略規劃性轉變,即從"十一五"時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主,轉變為將氣候變化因素作為約束目標。
能源革命要求能源的生產、消費、技術、體制革命的有機結合。中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未來的經濟發展與能源戰略規劃,除了要符合自身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外,還將受到溫室氣體減排的約束。盡管中國經濟放緩,但由于基數增大,能源需求與排放將繼續增長。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的國際壓力將日益增大,能源消費將受到二氧化碳排放約束。因此,中國需要通過能源戰略規劃調整,選擇一個現階段經濟發展可以接受的能源結構和能源成本。
能源革命
和"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思路調整
"十三五"將是能源體制和價格改革的重要推進期,因此能源戰略規劃關注點之一是能源體制和價格改革與戰略規劃的一致性。提高能源效率是能源發展的永恒目標,以往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能源戰略以滿足能源需求為主,能源效率難以兼顧。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滿足能源需求壓力減弱,能源行業今后發展將以提高效率為主,而企業提高效率需要宏觀體制改革的支持,能源改革具有迫切性。目前能源行業供需中的種種矛盾以及面臨的嚴峻環境污染,追根究底都涉及能源體制和價格。能源改革雖有共識,但是順利改革是有條件的,主要是能源改革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和公眾的接受程度。因此,改革比較好的時機應該是在能源供需相對寬松,能源價格低迷而且可以預期今后一段時間能源價格仍將低迷相對穩定的時期。近年來國內外能源供需狀況和供應格局產生了巨大變化,十分有利于中國能源改革,"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需要體現和促進能源改革。
盡管已經在節能減排做了巨大努力,"十三五"期間節能依然是能源發展最主要的環節,戰略規劃關注點之二是將節能(能源需求側管理)作為平衡能源需求的有效組成部分。以往的能源戰略規劃,一般先確定某個時期的能源需求,而后根據能源資源生產儲備狀況,確定能源投資和供給。當然,以往能源戰略規劃也涉及節能減排,但是,以能源強度和碳強度指標為目標的節能減排約束相對較弱。因此,能源革命背景下的"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能源需求基本公式應該是:能源需求量=節能量+能源供給量。公式看上去雖然很簡單,但有很強的政策含義。在能源需求量既定和資金量有限時,要保證多少能源供給和多少節能,取決于投入。也就是說,資金既可以投向能源生產(包括進口),也可以投向節能。那么,有多種政策組合可供選擇,如果將更多資金投入節能,節能量就提高,但是能源生產投入相應減少。因此,政府可以通過選擇能源供給投入和節能投入,使滿足能源需求的成本最小化。而政府投入和公共政策如何引導資金流向,對能源投入的選擇至關重要。
在以往的能源戰略規劃中,主要是通過能源強度、碳強度等相對指標進行節能減排約束。"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關注點之三是通過能源消費總量和環境排放總量硬化節能減排指標。而排放指標中,真正能夠影響能源結構的是二氧化碳排放,因此,除了節能減排(霧霾整理)相關目標,還需要將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作為滿足能源需求的約束,即對能源需求公式中的能源供給量加上二氧化碳排放約束,設定合理的二氧化碳排放絕對量指標。一個特定的二氧化碳約束量會有相對應的能源結構。一般說來,二氧化碳排放約束越緊,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越低,清潔能源(天然氣、核、風和太陽能等)比例越高??梢灶A見,隨著二氧化碳排放約束收緊(排放總量縮小),對應的能源結構將發生相應變化,能源成本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對GDP、就業等宏觀經濟變量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影響;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固體廢棄物排放量也將隨之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需要對不同的能源結構及其對應的能源成本進行分析,從經濟社會角度考慮是否可以接受該能源結構,以可以接受的能源結構和成本影響作為能源規劃的基礎,考慮使用什么樣的政策支持能源結構調整。
能源安全也是能源戰略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十三五"戰略規劃關注點之四是需要全面評估和提前布局能源,應對國際能源格局變化,保障能源安全。
中國目前石油進口依存度已經超過60%,而且還將繼續上升;另一方面,能源價格大幅度波動,除了影響整體經濟運行,還會影響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廣義的能源安全不只是石油儲備問題,還包括能源(石油)價格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問題。"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需要提前布局石油替代,降低對其他國家的能源依賴,減少國際油價波動對國內的影響。長期而言,電動汽車、儲能技術和風電、太陽能的有效結合,可以形成對石油的有效替代??傊?,"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應該改變以往單從石油戰略儲備和進口多元化來考慮能源安全,而應該將技術創新、能源多元化、石油替代和清潔能源發展作為能源安全的組成部分。
"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關注點之五是東西部產業轉移和西部地區的環境保護問題。東部要素成本和環境成本的提高將迫使高耗能產業向西部轉移,東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和資源流動將成為"十三五"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在經濟轉型和環境治理中,欠發達的西部很可能為東部治理污染付出代價,既東部對西部的污染轉移。"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需要把握轉移的速度和規模,在發展西部的同時保護西部生態環境,需要同時考慮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以及西部地區的增長和對能源基礎設施的要求,通過吸取國際上區域保護的相關經驗教訓,設計有效的政策組合,尤其是在措施選擇與路徑設計上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的落腳點
第一,能源戰略規劃不能脫離階段性經濟發展規律和城市化進程。至少2020年之前,城市化進程仍將延續,經濟將保持較快增長,重工化依然是工業主要特征,污染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也將持續增加。因此,需要正確認識和利用城市化過程作為節能減排的機會,城市化進程同時也是生活方式選擇的過程,有效的政策引導和低碳城市規劃可以提供更為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二,可持續發展要求節能減排,同時也需要改變能源消費方式?,F階段能比較有效地降低對化石能源依賴主要依靠發展清潔能源,而節能應該是持續和長期的努力。節能可以同時應對能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十三五"規劃應當更加重視和支持節能減排措施。
第三,環境(霧霾)治理和低碳發展不可能回避成本問題。微觀是增加消費者的能源成本,宏觀是對GDP增長的負面影響。"十三五"規劃也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在合作的基礎上減輕由于清潔能源發展導致的成本負擔。要使全球減排有意義,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必須參與,發展中國家盡量控制增量,而發達國家減少排放總量,這就是中國的減排目標與發達國家碳排放的承諾目標的一致性和區別。這也反映了共同減排、不同責任的基本原則。溫室氣體是一個超越國界的問題,解決問題必須考慮不同國家的實際情況,除非各國共同合作致力于該問題的研究與解決,在一個合理公平、合乎實際的國際氣候框架下統籌減排,兼顧發展中國家的能源成本,才能有望使全球氣候變暖得到有效解決。
滿足能源需求依然是主要目標
正確把握能源需求是一個有效能源戰略規劃的起點。能源需求預測和規劃應當符合中國階段性經濟增長的規律,能源投資戰略規劃應避免短期化,滿足能源需求依然是戰略規劃的主要目標,需要避免能源短缺對經濟的影響,以及減小匆忙應對能源短缺對經濟、環境和能源結構的影響。需要對中國能源安全作更為廣義的界定,中國能源安全必須兼顧石油戰略儲備、低碳的能源供應多元化和能源市場發展。而且,在新的能源和環境形勢下,行業能源戰略規劃拘泥于本行業角度明顯不足。
近來,國家能源當局逐步將能源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政府,對提高能源體制改革和企業投資積極性,具有積極意義。下放行政審批權是轉變政府職能,改變一直以來的政府過度干預能源市場,把能源市場調節功能逐漸還給市場??偟膩碚f,政府重規劃、輕審批的改革思路是能源革命的重要方面。而將能源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政府,則是改革的一個積極信號。改革的基本方向應該是逐步取消能源項目的審批制度,通過審核準入制來推動能源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中央政府需要做好能源戰略規劃,參與制定和協調地方能源戰略規劃,將有益于我國能源消費的總量控制、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及能源整體布局。(林伯強 新華都商學院教授)